本報北京1月21日訊 記者郄建榮 國土測繪地理信息局今天發佈最新地理國情監測結果——撫順煤礦區地表沉降嚴重。國土測繪地理信息局認為,百餘年的礦山開采,使撫順在為國家創造巨大財富的同時,也出現了嚴重的礦山環境問題。
國土測繪地理信息局表示,根據多年來的地理國情監測數據分析顯示,近年來,隨著地下資源的長期開采,我國部分煤炭開采區已出現大面積地表沉降現象,礦震、地表塌陷等問題頻繁出現。其中,撫順煤礦區的西露天礦作為亞洲最大的露天礦,其礦坑南部千台山南坡形成了一條長約3100米的地裂縫,並以每天8-10釐米的速度向北移動。
百餘年的礦山開采,使撫順在為國家創造巨大財富的同時,也出現了嚴重的礦山環境問題。井工開采引起大範圍地面沉陷,露天開采引起周邊岩移變形,現已造成地表部分建築物破壞,農田廢棄。通過監測結果,科研人員還預測了採煤沉陷區的最終影響線,影響區面積約22.5平方千米,最大下沉量可達45米。這些都給在礦區生活的老百姓帶來了嚴重的困擾。
為從根本上解決撫順的生態環境問題,撫順市人民政府明確提出,到2021年,要完成環境治理與生態恢復面積57.8平方千米。為配合當地政府開展礦山綜合治理工作,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啟動了撫順市地理國情監測試點項目,選擇礦山環境監測作為內容之一,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合理的地理信息數據支持。
在露天礦坑區,監測人員在西露天礦坑南部的千台山南坡發現了一條長約3100米的地裂縫,這條地裂縫已造成附近東立社區鍋爐房和佳化化工廠廠房的嚴重破壞。
(原標題:撫順煤礦區環境問題嚴重)
- Apr 08 Tue 2014 20:09
撫順煤礦區環境問題嚴重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